医疗纠纷律师田丽:如何用专业守护医患双方的权益与尊严
导读:在漫长的法律从业生涯中,“医疗纠纷律师田丽”这个称谓伴随了我无数个日夜。每当纠纷激烈、情绪胶着的时刻,很多人都问:田律师,医疗纠纷到底意味着什么?患者和医生,究竟怎么才能
在漫长的法律从业生涯中,“医疗纠纷律师田丽”这个称谓伴随了我无数个日夜。每当纠纷激烈、情绪胶着的时刻,很多人都问:田律师,医疗纠纷到底意味着什么?患者和医生,究竟怎么才能都不受伤?我始终相信,法律不只是对错的裁决,更是人与人之间理解、尊重和信任的桥梁。 坐在法律咨询室里,看着对面的医生与患者家属,一方急切希望证明自身清白,一方满怀委屈想要讨回公道。医疗纠纷的数量并未显著下降。根据2023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全国医疗纠纷投诉数量约为16万件,同比略有增加。那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家庭的焦虑,是医生职业的压力。 很多患者来找我,怀揣着诊断报告、病程记录,甚至偷偷录下的对话。他们不懂医学术语,却急切想明白“是不是被耽误了”“该不该赔偿”。很多医生也会诉说委屈,医疗行为本来就伴随风险,为什么有时好心没好报?我看着他们,心里明白,这些分歧,并非谁恶意,更多是因为信息不对称、沟通不顺畅。 与生死相关的冲突,总让人难以保持纯粹的理性。作为医疗纠纷律师,我的角色,既是法律的“守门人”,也是情绪的“调解员”。2023年我代理过一起儿科门诊误诊纠纷,家属在朋友圈发声讨医院的“黑幕”,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一审时法庭上双方情绪激烈对峙,但通过反复调解、专业鉴定,最终达成了调解协议,医院承认部分操作不够规范,承担了合理的赔偿。整个过程里,法律是冰冷的,《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规定了医疗损害责任的归属,但人的情感却是真实而复杂的。 有实力的数据支撑是法律工作的底气。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发布的《2023中国医疗纠纷裁判分析报告》显示,2022-2023年全国医疗纠纷结案中,患者胜诉率约为29.8%,医生及医院胜诉率高达59.3%。并不存在“患者权利被一味忽视”,也不存在“医方永远站在上风”。案件最终走向,更取决于证据、鉴定、沟通效率。每一次调解达成后,看到医患双方都能释然离去,是我最想守护的结果。 很多医疗纠纷,其实根本原因不在于“失误”,而是在于透明度。2024年4月,国家卫健委出台规范,要求三级医院必须对涉及高风险的治疗行为提前告知和签字,并建立“患者沟通回访中心”。实际效果如何?据我跟进的几家三甲医院反馈,纠纷数量减少了将近12%,但绝不是全部“杜绝”。 更多的危机,还是藏在未被看见的细节里。术前并未详细解释可能的并发症,患者术后感到“被隐瞒”;或是病历记录不够详尽,最后无凭可查。2023年的一份医疗纠纷案例数据库分析,超过68%的纠纷中,病历书写缺陷成为败诉的关键点。这些“技术细节”,其实可以通过培训、流程优化,大大降低风险。而我作为律师,常常需要用通俗易懂的话帮助患者“翻译”病历、解读医疗记录里的“弯弯绕绕”,这一步经常让家属豁然开朗。 对很多纠纷当事人来说,他们在咨询我时的最大困惑不是“能不能赢”,而是“会不会再发生”。我一直认为,纠纷的终极解决,不在于谁争取到多少赔偿,而在于经历这场风波后,社会整体对医疗的信任有没有提升。 目前全国已有27个省份试行“医疗责任保险”与“第三方调解”制度。数据显示,2023年引入第三方调解的案件,和解调解率高达82.5%,医患冲突激化事件明显下降。这种“预防性”机制,远比事后诉讼来得温和有效。 我在实践中常常被问及:“田律师,医生出错了,是不是医院都有责任?”其实,根据2024年最新的《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条例》,只有医方存在过错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时,才承担赔偿责任。这些专业逻辑,普通人往往一知半解。我的责任,就是把复杂的条文“拆解”成患者能理解的语言,同时教会医疗机构,怎样用更清晰的流程规避“被误解”。 做医疗纠纷律师久了,我越来越体会到:专业只是一部分,还有温度。每一场纠纷的背后,都有失落的患者和尽责的医者。很多患者家属陪我“刷夜”等待鉴定结果,医生也常常苦苦解释治疗依据。我的身份变成了“润滑剂”,有时要据理力争,有时又要反复劝解、安抚。 站在行业内部的角度,我愿意说:医疗纠纷不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只有患者的知情权、医生的职业尊严、医疗机构的管理三方都被尊重,大家才能在风雨之后重拾信任。也许只有律师才明白,和解不是懦弱,而是最理性的选择。 数据和案例都只是冰山一角,归根到底,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在遭遇风暴。我的建议是:遇到医疗纠纷,不要慌乱,不要急于站队。收集证据,理性对待,寻求专业帮助——这些,才是真正保护自己和家人的方式。愿每一次沟通,都是理解的起点,而不是误解的导火索。 这就是“医疗纠纷律师田丽”的工作日常,也是我的理想。让专业和同理心并肩同行,让每一个求助的人,都能在法理和情理之间找到平衡。这份陪伴,或许就是我能给医患双方最温柔、最坚实的守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