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民事诉讼可以律师代理出庭吗
125人浏览
2025-09-15 20:51:59
共6个回答
相关推荐
更多-
民事诉讼要花多少钱请律师 6个回答
-
民事诉讼律师咨询费需要赔偿么 6个回答
-
民事诉讼一定要律师吗 6个回答
-
公职律师能否代理民事诉讼 6个回答
-
民事诉讼代表人可以委托律师吗 6个回答
-
一般民事诉讼经济纠纷律师费多少 6个回答
最新问答
更多-
律师代理刑事案件分哪些阶段
2025-09-156个回答
-
刑事案件律师看了案卷可以和家属说情况吗
2025-09-156个回答
-
律师能在私企任职吗
2025-09-152个回答
-
律师事务所证书怎么办理
2025-09-152个回答
-
律师执业初期拓展业务的几点方法
2025-09-152个回答
-
第三人可以委托律师吗
2025-09-152个回答
-
当律师需要司法考试吗
2025-09-152个回答
-
债务纠纷请律师大概要多少钱
2025-09-152个回答
根据中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在打民事诉讼时可以选择由律师代理出庭。律师代理出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
律师代理出庭的条件是:律师必须依法取得执业证书,具备代理人资格;当事人需要明确委托律师代理自己出庭,并在法庭审理过程中由律师代为发言、提供证据、进行辩护等。
律师代理出庭的好处包括以下几点:律师作为专业法律人士,熟悉法律法规,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律师在法庭上代表当事人进行辩护,能够充分表达当事人的意见和诉求,增加胜诉的机会;律师作为中立的第三方,可以对案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帮助当事人制定合理的诉讼策略。
律师代理出庭并不意味着当事人完全无需参与诉讼过程。当事人仍然需要积极配合律师提供案件相关证据和材料,并在律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庭审过程。
打民事诉讼可以律师代理出庭,但需当事人明确委托,并满足相关法律规定。律师代理出庭能够帮助当事人维护合法权益,增加诉讼胜诉的机会。
原告请了律师是可以不用出庭的,一般可以由律师全权的代理,在进行处理时就需要按法律所规定的条款来,如果是属于离婚的案件,那么对于原告来说就必须要出庭,不然就会被认定为撤诉。一、原告请了律师可以不用出庭吗?根据我国的民法规定,民事诉讼中请不请律师是个人自愿,法律没有强制要求。请了律师的话,自己可以委托律师全权代理,自己无需出庭,当然也可以出庭。如果没有律师,是必须自己出庭的。只有一个例外,就是离婚类的案件,不管有没有律师,双方当事人都要出庭。如果不涉及身份关系,律师可以全权代理,当事人可以不出庭。牵扯人身性如离婚案件只能一般代理,需要当事人出庭。
二、民事诉讼被告不出庭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对被告缺席判决的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有证据证明法院已经给被告发了传票,被告拒不到庭或者中途退庭:被告不到庭或者中途退庭没有正当理由。证明法院已经给被告发了传票的证据有四种。法官将传票直接交给被告,被告收到传票后在送达回证上的签字;法院以挂号信方式将传票邮寄给被告,被告在挂号信回执上签字;被告拒收传票的,请居委会和邻居到场,法官当众将传票放在被告人住处,由证人签字证明被告拒绝签收被告下落不明,用以上方法无法送达的,由法院委托报纸刊登送达公告。公告登出60日后,不管被告是否看到报纸,视为送达。以刊登该公告的报纸附卷作为送达凭证。
三、原告不出庭按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原告不出庭按自动撤诉处理。但可以委托特殊代理人出庭。有特殊代理人出庭的可视为当事人亲自出庭。代理人的两种,一种是一般代理,没有决定权,说白了就是帮自己打官司,请律师一般都是采用这种代理关系;另一种是特殊代理,有决定权,如可以替委托人决定起诉不起诉,是否撤诉,是否接受调解,是否上诉等,这是替自己打官司。特殊代理一般都是委托给可以信赖的近亲属。就自己说的情况,自己母亲是可以做自己父亲特殊委托代理人的,让自己父亲填份授权委托书,注意要写上“特殊代理关系”六个字。另外,如果当事人确实因突患疾病不能按时出庭,也可以凭医院的诊断证明书,申请法院延期开庭,这样在实际上有利于被告,给对方增加了准备时间。原告一般不采用。综合上面所说的,请律师是可以由律师全权代理自己的案件,一般本人是可以出庭也可以不出庭的,但前提也需要获得法院的认可,对于一些特殊的案件,原告本人也是需要出庭的,所以, 在处理的时候就需要按法律所规定的条款来。
打官司可以让律师代出庭。
打官司的具体程序如下:
1、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
2、原告向法院起诉应提交材料,具体如下:
(1)起诉书;
(2)证据材料;
(3)原告身份证以及证明被告的资料;
(4)如委托他人诉讼,另须提交授权明确的授权委托书及受托人身份证复印件各1份,并同时提供原件供查验;
(5)如委托律师诉讼的,则另须提交授权明确的授权委托书及律师事务所接收委托的证明、函件和律师证复印件;
3、当事人向法院提交书证;
4、立案庭在当事人履行必须的手续和交齐有关证据材料之后,在七天内,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办理立案手续,对不符合立案条件的,依法裁定不予受理;
5、当事人应在收到受理通知书之日起七天内预交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诉讼费用;
6、案件由法院排期开庭。
向法院提交证据的方法如下:
1、当事人应当在人民法院指定的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
2、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
3、对于当事人逾期提交的证据材料,人民法院审理时不组织质证,但对方当事人同意质证的除外;
4、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出反诉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
当事人可以委托律师代为出庭,提交相应的材料,法院会如期开庭,对案件进行审理判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二条
当事人有权委托代理人,提出回避申请,收集、提供证据,进行辩论,请求调解,提起上诉,申请执行。
当事人可以查阅本案有关材料,并可以复制本案有关材料和法律文书。查阅、复制本案有关材料的范围和办法由最高人民法院规定。
当事人必须依法行使诉讼权利,遵守诉讼秩序,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和调解书。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民事诉讼中请不请律师是个人自愿,法律没有强制要求。请了律师的话,自己可以委托律师全权代理,自己无需出庭,当然也可以出庭。如果没有律师,是必须自己出庭的。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一、民事诉讼律师代出庭根据我国的民法规定,民事诉讼中请不请律师是个人自愿,法律没有强制要求。请了律师的话,自己可以委托律师全权代理,自己无需出庭,当然也可以出庭。如果没有律师,是必须自己出庭的。只有一个例外,就是离婚类的案件,不管有没有律师,双方当事人都要出庭。如果不涉及身份关系,律师可以全权代理,当事人可以不出庭。牵扯人身性如离婚案件只能一般代理,需要当事人出庭。
二、民事诉讼被告不出庭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对被告缺席判决的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有证据证明法院已经给被告发了传票,被告拒不到庭或者中途退庭:被告不到庭或者中途退庭没有正当理由。证明法院已经给被告发了传票的证据有四种。法官将传票直接交给被告,被告收到传票后在送达回证上的签字;法院以挂号信方式将传票邮寄给被告,被告在挂号信回执上签字;被告拒收传票的,请居委会和邻居到场,法官当众将传票放在被告人住处,由证人签字证明被告拒绝签收被告下落不明,用以上方法无法送达的,由法院委托报纸刊登送达公告。公告登出60日后,不管被告是否看到报纸,视为送达。以刊登该公告的报纸附卷作为送达凭证。
三、原告不出庭按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原告不出庭按自动撤诉处理。但可以委托特殊代理人出庭。有特殊代理人出庭的可视为当事人亲自出庭。代理人的两种,一种是一般代理,没有决定权,说白了就是帮你打官司,请律师一般都是采用这种代理关系;另一种是特殊代理,有决定权,如可以替委托人决定起诉不起诉,是否撤诉,是否接受调解,是否上诉等,这是替你打官司。特殊代理一般都是委托给可以信赖的近亲属。就你说的情况,你母亲是可以做你父亲特殊委托代理人的,让你父亲填份授权委托书,注意要写上“特殊代理关系”六个字。如果当事人确实因突患疾病不能按时出庭,也可以凭医院的诊断证明书,申请法院延期开庭,这样在实际上有利于被告,给对方增加了准备时间。原告一般不采用。
民事诉讼律师代出庭方面的问题如上所述。原告和被告是不可以无故缺席判决的,原告缺席判决会直接按照撤诉处理,被告缺席判决会直接按照相应的处理办法处理。但是如果已经请了律师的话就可以由律师代为出庭,如果涉及到身份问题的除外,不可以用律师代替出庭。
一般授权的代理律师必须出庭。
民事案件的一般授权代理就包括出庭、收集提供证据、辩论、起草法律文书等诉讼权利。
由此可见,出庭是代理律师的基本诉讼权利。
出庭后,在庭审中进行质证发表辩论意见也是一般代理的基本诉讼权利。放弃、变更诉讼请求、撤诉、和解上诉等,必须特别授权。
可以出庭。因为出庭代替当事人参加诉讼是律师的一项基本权利,一般都有这个权利。
可以,除非离婚案件。民事纠纷案件,被告可以自己不出庭,委托律师作为自己的诉讼代理人代理自己出庭参加诉讼。
离婚案件,民间借贷案件以及法律规定当事人必须出庭的案件,被告必须出庭。离婚案件如果被告不出庭的,需要向法院提交书面意见。
当事人可以不出庭,由代理律师全权代表出庭。
自2013年1月1日新修订后的民事诉讼法(下称新民诉法)实施以来,很多人都在问同样一个问题,那就是诉讼代理人的问题。那么在2013年1月1日之后,对于民事案件诉讼代理人的规定与修订前的民事诉讼法(下称旧民诉法)有何变化?以公民身份是否还可以作为民事案件的诉讼代理人?针对此类问题,根据新民诉法的规定笔者作出如下解答。
一、旧民诉法与新民诉法关于民事案件诉讼代理人规定的变化。
在2013年1月1日之前,根据旧民诉法第五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下列人员可以作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
(三)有关的社会团体或者所在单位推荐的人;
(四)经人民法院许可的其他公民。
自2013年1月1日起,根据新民诉法第五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
(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三)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四)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通过对比,新民诉法关于诉讼代理人的规定较之旧民诉法作出了以下变更:
新增了三类人,即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当事人的工作人员和当事人所在社区推荐的公民。
减少了一类人,即经人民法院许可的其他公民。
二、对新增的三类人的阐释。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是指符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规定的执业条件,经核准执业登记,领取《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在基层法律服务所中执业,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人员。
当事人的工作人员,这里是指有关单位(法人或非法人组织)作为案件的当事人时,该单位可以委托其工作人员作为其诉讼代理人。
当事人所在社区推荐的公民,这里所说的当事人是指自然人作为当事人的情形。当事人为自然人时,其所属的居委会或者村委会可以推荐有关公民作为其诉讼代理人。
三、总结。
当事人为自然人时,可以作为其诉讼代理人的人员范围为: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其近亲属、其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当事人为单位(法人或非法人组织)时,可以作为其诉讼代理人的人员范围为: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其工作人员。
相关人员作为诉讼代理人时,须向法院提交以下证明文件:
律师提交:律师执业证、律师事务所函和当事人的授权委托书。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提交: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基层法律服务所出具的介绍信、当事人的委托书。
当事人的近亲属提交:近亲属(指当事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的身份证件、与委托人的身份关系证明(如户口簿等)、当事人的委托书。
当事人的工作人员提交:工作人员的身份证件、单位出具的受托人为其工作人员证的明文件、盖有单位公章的授权委托书。
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提交:公民的身份证件、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信等证明文件(需加盖推荐单位公章),当事人的委托书。
不能提供上述证明文件的公民,不能作为诉讼代理人参加民事诉讼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