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律师如何处理
164人浏览
2025-09-17 07:12:07
共6个回答
相关推荐
更多-
医疗事故请律师贵吗 6个回答
-
医疗纠纷律师如何处理 6个回答
-
医疗纠纷官司律师怎样收费 2个回答
-
医疗纠纷调解律师抽成多少 2个回答
-
医疗事故代理律师怎么收费 2个回答
-
医疗事故致人死亡如何找律师 2个回答
最新问答
更多-
律师代理刑事案件分哪些阶段
2025-09-176个回答
-
刑事案件律师看了案卷可以和家属说情况吗
2025-09-176个回答
-
律师能在私企任职吗
2025-09-172个回答
-
律师事务所证书怎么办理
2025-09-172个回答
-
律师执业初期拓展业务的几点方法
2025-09-172个回答
-
第三人可以委托律师吗
2025-09-172个回答
-
当律师需要司法考试吗
2025-09-172个回答
-
债务纠纷请律师大概要多少钱
2025-09-172个回答
医疗纠纷律师处理医疗纠纷案件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调查与证据收集:医疗纠纷律师会与受害者或其家属进行初步咨询,了解案件的详细情况和受害者的损失。律师会收集相关证据,如医疗记录、诊断报告、药物处方、证人证言等,以支持受害者的主张。
2.法律分析与评估:律师会对医疗纠纷案件进行法律分析和评估,确定案件的可行性和潜在赔偿范围。他们会检查相关的法律条文、判例和行业标准,以确定医生或医疗机构是否存在过失,并评估对受害者造成的损害程度。
3.调解与谈判:在一些案件中,律师会尝试与对方进行调解或谈判,寻求达成和解协议。律师会代表受害者提出赔偿要求,并与对方进行交涉,希望能够以和解的方式解决纠纷,减少诉讼的时间和费用。
4.起诉与诉讼:如果调解或谈判无法达成一致,律师将协助受害者起诉对方,并代表他们在法庭上进行辩护。律师将准备起诉状和其他法律文件,并提供法律意见和指导。在法庭上,律师会进行口头辩论,提供证据和证人证言,以支持受害者的诉求。
5.赔偿与结果:如果律师赢得了案件,受害者将有机会获得赔偿。律师将协助受害者与对方商议赔偿金额,并确保受害者获得应得的赔偿。如果败诉,律师可能会寻求上诉或其他合适的法律途径,以争取更好的结果。
医疗纠纷律师将会全面处理医疗纠纷案件,包括调查与证据收集、法律分析与评估、调解与谈判、起诉与诉讼以及赔偿与结果等方面。他们的目标是通过法律手段保护受害者的权益,并为他们争取合理的赔偿。
(一)不涉及财产关系的:2000元- 30000元/件。
上下浮动幅度:20%
但收费额不足2000元的按2000元收取。
(二)涉及财产关系的,按争议标的额的以下费率实行分段累计收费:
1、10万元以下标的
前期收取5千元律师费用,案件胜诉后,依据胜诉后或调解结案后的标的扣除当事人按比例应当承担的诉讼费、鉴定费以及前期律师费,另外提取15%作为律师的胜诉提成。如判决总标的低于1万元的,乙方不收取胜诉提成(调解或和解结案的仍然按照15%的比例收取胜诉提成)。
2、10万-50万元标的
前期按照国家下发的关于律师费用收取标准计算,如10万元标的收取6-8千元律师费。20万元标的收取11000-14000律师费。
案件胜诉后,依据胜诉后或调解结案后的标的扣除当事人按比例应当承担的诉讼费、鉴定费以及前期律师费,另外提取15%作为律师的胜诉提成。如判决总标的低于5万元的,乙方不收取胜诉提成(调解或和解结案的仍然按照15%的比例收取胜诉提成)。
3、50万元标的以上
前期收取律师费20000元。
案件胜诉后,依据胜诉后或调解结案后的标的扣除当事人按比例应当承担的诉讼费、鉴定费以及前期律师费,另外提取15%作为律师的胜诉提成。如判决总标的低于20万元的,乙方不收取胜诉提成(调解或和解结案的仍然按照15%的比例收取胜诉提成)。
什么是医疗纠纷
医疗纠纷是指发生在医疗卫生、预防保健、医学美容等具有合法资质的医疗企事业法人或机构中,一方(或多方)当事人认为另一方(或多方)当事人在提供医疗服务或履行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时存在过失,造成实际损害后果,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但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对所争议事实认识不同、相互争执、各执己见的情形。
广义的医疗纠纷包括医患双方发生的民事纠纷(民事赔偿等)、行政纠纷(行政处罚等)、刑事责任(医疗事故罪等)。
医疗纠纷处理流程
(一)医疗纠纷初起
1、发生医疗纠纷的当事人(医护人员)负责写出事实经过,同时向患者或家属做好沟通、解释、解答工作。2、发生纠纷的科室主任负责组织本科医护人员对发生的医疗纠纷进行讨论从中吸取教训,纠正不足,制定杜绝类似纠纷的有关制度,科主任负责书写该起纠纷的讨论意见,上报医务部,并向患者或家属作出相应的解释工作,妥善解决好医疗纠纷。若确属负有医疗责任的医疗纠纷,科内能自行解决的,也要上报医务部备案。
3、经科主任及责任人解释、调解无效的医疗纠纷应及早上报医务部,同时上报有关纠纷的书面材料。
(二)院内医疗技术讨论会
1、科室解释、调解无效的医疗纠纷及时上报医务部,医务部接到上报后做相应调查、了解和沟通,然后组织科主任、当事人及患者或患者家属进行调解。若不能调解,由医务部报请医院医疗安全委员会批准召开院内医疗纠纷技术讨论会。
2、由医院医疗安全委员会负责,医务部集体组织实施相关医疗纠纷的技术讨论工作。
3、技术讨论会主持人宣布医疗技术讨论程序和会议纪律。
4、科主任、当事人必须准时出席院内医疗技术讨论会,在会上当事人应认真负责地陈述诊疗经过,科主任应公正、科学的陈述科内讨论意见。
5、专家讨论。
6、书面材料需经医疗安全委员会、参加讨论的专家反复讨论、认证后,讨论结论于会议后的30日内交与患方及科主任。
7、患方及我院科室责任人对医疗技术讨论结论有异议时均可以行使自己的权利,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三)市区级医学会组织召开的医疗事故鉴定会
1、发生医疗纠纷的科主任及当事人必须在一周内提交医疗事故鉴定材料,准时将材料交到医务部。由医务部提交到医学会,配合医学会组织开展鉴定工作。
2、根据鉴定结论同患者协商解决。
3、协商解决不成功,患者及家属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四)法院诉讼
1、医务部准备相关向法庭提交的材料,由专职聘请律师准备陈述及答辩。医务部专职干事及发生纠纷科室科主任出庭。
2、根据法院审判结果进行处理。
3、如果医院承担相应责任,院内根据相关制度对责任人进行相应处理。
4、医院制定相关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发生。
医疗纠纷责任追究制度
(一)、医疗纠纷责任追究制度是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是良好解决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尤其是进一步做好防范医疗事故的具体措施。
(二)、医疗人员有过错的医疗纠纷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纠纷。(三)、医疗差错是指在诊疗活动中,医务人员虽有失职行为或技术过失,但未给患者造成死亡、残废、或组织器官损害导致功能障碍的不良后果。分为严重差错和一般差错。
(1)严重医疗差错是指由于医务人员的失职行为或技术过失,给患者造成一定痛苦,延长治疗时间。
(2)一般医疗差错是指医务人员虽有失职行为或技术过失,但未给患者造成痛苦。
(四)医疗人员有过错的医疗纠纷、医疗差错的直接(主要)责任人,是指其行为与患者的不良结果之间有直接的关系,并对不良结果起决定作用的人员。由复杂原因或多环节因素而产生的医疗纠纷、医疗差错,根据有关人员在造成不良结果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确定其所负责任。
法律依据:
《律师收费服务管理办法》
第九条
实行市场调节的律师服务收费,由律师事务所与委托人协商确定。
律师事务所与委托人协商律师服务收费应当考虑以下主要因素:
(一)耗费的工作时间;
(二)法律事务的难易程度;
(三)委托人的承受能力;
(四)律师可能承担的风险和责任;
(五)律师的社会信誉和工作水平等。
第十条
律师服务收费可以根据不同的服务内容,采取计件收费、按标的额比例收费和计时收费等方式。
计件收费一般适用于不涉及财产关系的法律事务;
按标的额比例收费适用于涉及财产关系的法律事务;
计时收费可适用于全部法律事务。
法律分析:医疗官司并不是一定要请律师的,如果案件简单的话就不需要聘请律师了,当事人自己应诉也可以。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二十条 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百八十三条 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条 侵权行为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八条 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1、医疗纠纷处理方式如下:
(1)医疗纠纷应该采取自愿协商;
(2)人民调解;
(3)行政调解;
(4)提起诉讼等方式处理。
发生医疗纠纷,当事人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法律依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二十二条
发生医疗纠纷,医患双方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双方自愿协商;
(二)申请人民调解;
(三)申请行政调解;
(四)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途径。
《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二十三条
发生医疗纠纷,医疗机构应当告知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下列事项:
(一)解决医疗纠纷的合法途径;
(二)有关病历资料、现场实物封存和启封的规定;
(三)有关病历资料查阅、复制的规定。
患者死亡的,还应当告知其近亲属有关尸检的规定。
二、医院医疗纠纷处理流程有哪些
1、发生医疗纠纷的当事人,医护人员负责写出事实经过,同时向患者或家属做好沟通,解释解答工作;
2、发生纠纷的科室主任,负责组织本科医护人员对发生的医疗纠纷进行讨论从中吸取教训,纠正不足,制定杜绝类似纠纷的有关制度;
3、经科主任及责任人解释调解无效的医疗纠纷,应及时上报医务部,同时上报有关纠纷的书面材料。
一、可以去当地律师事务所寻求帮助,流程如下:1、 根据自身情况、拟解决的问题,作出是否委托律师的初步决定。2、 如果有意委托,请与律师或律师助理联系,安排洽谈、签约时间。3、 签约之前,请准备好身份证、证据材料及相关的费用(以便在签约后迅速开始工作)。4、 与律师事务所签署《委托代理合同》,并签署《授权委托书》。5、 按照约定支付律师费用,律师事务所开具发票。6、 向律师如实陈述详细案情,并提交证据资料。7、 律师搜集、整理证据,确定代理方案。8、 案外调解(若案情需要或委托人特别要求)。9、 律师制作法律文书,进入诉讼程序。10、 律师参加举证、质证等诉讼程序。
二、如果符合以下条件,可以申请法律援助或由人民法院指定辩护:1、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2、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3、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4、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5、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6、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7、因医疗事故、交通事故、工伤事故造成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8、因家庭暴力、虐待、重婚等,受害人要求离婚及人身损害赔偿案件。9、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询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聘请律师的。10、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11、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12、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提供法律援助。13、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无须对被告人进行经济状况的审查。
结合司法实践,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有:1.医疗人员医德素养差;2.工作时存在过错行为,也就是失职。工作中的失职系指工作上的玩忽职守,或疏忽大意所造成的渎职情况;3.存在技术上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