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涉外律师多吗

75人浏览 2025-09-17 12:09:39

7个回答

  • 傻傻de发呆
    傻傻de发呆
    最佳回答

    没有饱和!但是没有饱和的领域你进不去!你进的去的不饱和领域你不想去!

    一方面,几乎没有人能符合这些领域的要求,很多重要领域的业务绝大部分律师根本没能力去做,符合要求的一般又会有更好的职业可以选择。另一方面,律师行业的执业技能培训又严重缺乏,律师出师的方式大多局限于“拿小案子练手”。可是很多领域根本就没有小案子!所以很多领域就是当年先吃螃蟹的那几个律师闯荡出来功成名就,然后后进律师跟着这几个大佬偷师。都21世纪了,律师行业还局限在古代的师徒传承模式,自然空留蓝海,望海兴叹。这就是不饱和的领域进不去,那什么是进的去的不想去呢?县级、甚至乡镇市场。很好理解,中国广阔的县乡镇市场,一方面没有消费能力,一万块律师费的都算大案子(北京很多所一万块的案子都是看都不看,不接的)。

    另一方面,没有为法律服务付费的习惯,看不到法律服务的价值。我曾经见过好几次这种情况,法律与一般的民俗不一致还好,老乡们能感觉到你的工作价值,如果不幸的法律规定与民俗规定一致,一个骗钱的名头你是跑不了了,甚至还会有费用上的纠纷,本来就挣不到个仨瓜俩枣,还可能被投诉……这样的市场,你想不想去?至于大家都能做的,比如一般的离婚呀(离婚也有很复杂的),一般的合同纠纷呀(一样有很复杂的),诸如此类,谁都能做,当然是打破头的抢案子,如果只办这些案子,中国的律师不仅饱和,简直富裕到不可思议。为什么现在的律师都在强调要走专业化道路,我想也是有这方面的原因吧

  • spring柠檬草
    spring柠檬草

    中国涉外律师数量相对较多。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涉外法律事务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在一些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涉外律师的数量较多,专门从事涉外法律服务的律师事务所也相应增加。这些律师涉足领域广泛,包括国际贸易、跨国投资、国际知识产权等。他们通常具备国际法、国际商法和英语等专业知识,在处理涉外法律事务方面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长。一些大学和研究机构也设有涉外法律教育和研究机构,为培养和提高涉外律师的数量和素质提供支持。中国涉外律师的数量较多,且不断增长。

  • 小虫子许
    小虫子许

    中国涉外律师的数量逐渐增多。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间经济、商业、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化,国内企业海外投资与境外机构进入中国也日益增多,涉外法律需求不断增长。中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专门从事涉外法律业务的律师。

    随着涉外律师事务所的兴起,涉外律师的数量也在快速增长。在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涉外律师事务所聚集,涉外律师数量相对较多。这些律师事务所聘用了大量具备海外留学背景、熟悉外国法律和跨国业务经验的律师,以满足客户对涉外法律服务的需求。一些大型国有企业、跨国公司、外资企业等也常常设有内部涉外法律团队,雇佣了一定数量的涉外律师。

    相较于国内法律服务市场的整体规模,涉外律师的数量仍然较少。由于参与涉外法律业务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海外经验,涉外律师相对稀缺。涉外律师事务所的规模与国内主流律师事务所相比也较小。涉外律师在整个中国律师行业中的比例相对较低。

    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间交流的日益密切,中国涉外律师的数量在增加,但相对于整个律师行业而言,涉外律师的数量仍然较少。

  • 小白神
    小白神

    涉外法律就业方向  涉外事务管理专业学生主要从事幼儿园英语教师、学前教育教学与管理人员、英语培训机构教师;英语翻译(口译、笔译)、涉外秘书、办公室文员、国际商务助理、英语翻译、外事接待。或者从事涉外文秘、日语翻译、软件开发项目助理、日资企业生产技术员、日资企业生产线管理人员、物流管理和实际操作人才、外贸业务人员、日语导游。 涉外法律就业前景  随着全球化发展和中国的入世,市场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国际贸易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资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公司的涉外事务增多。随之而来的涉外法律事务逐渐增多,涉外律师服务需求市场前景广阔。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近年来中国涉外法律服务需求增加、涉外律师紧俏,已经出现了涉外律师供不应求的现象,使得我国涉外律师服务发展大有可为。据了解,涉外律师目前的发展情形主要是:涉外律师分布不均衡。据了解,目前我国涉外律师人才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东部沿海城市,而在中西部地区,涉外律师服务几乎是空白,严重影响公司的涉外贸易发展,也难以满足涉外法律服务的需要。

  • 小丑!
    小丑!

    中国大多数年轻律师月薪5000元到10000元人民币。大部分外所和个别内所能给律师比较体面的待遇,但有些小所律师收入全部靠提成,年收入可能只有几万元。

    没有案源的诉讼律师收入很低,但是有案源的诉讼律师收入一般可以达到30万左右。

    一个非诉讼律师,收入目前略低于诉讼,但单个案件收费高,易突破自身体力瓶颈。

    能赚钱的一直忙着赚钱,不赚钱的稀里糊涂就退市了,还有一群苦哈哈的熬着。

    其实律师业整体的钱没少赚,甚至每年都递增不少,但是整体的管理水平迭代速度是极慢,所以究竟是否高薪还要看个人了。律师收入两极分化!

    拿法律服务市场规模第一的北京来说,年创收破千万的律师估计在二三百人。一个律师,如果跟客户能按小时收费的,基本都是高富帅白富美。好的内所里边合伙人,大概在3000-4000元/每小时!然而有的律师却从来享受不到按小时费率报价的待遇,只能按件报价,甚至报价只在几千徘徊!

    “不夸张”的说:有的人,一小时两千;有的人,一个月两千。

    区域发展不平衡

    京沪广深这四个城市即是一线城市,也是律师业的一线城市。北京庆祝年营业额突破100亿的时候,100多公里远的天津律师营业额才9个亿一年。还有很多二三线城市不是十分适合年轻律师的发展。

    执业年限影响收入

    执业年限对于律师的收入有巨大的影响,且随着执业年限的逐年增加,收入的增加呈加速提升的态势。实习律师

    薪酬水平低下是一个普遍存在的情况。一般主做诉讼的律师事务所给实习律师的薪酬都在3000块左右,公司制律所在4000到5000左右,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非诉律所,初进律所给8000到15000也不少,也有指导律师在工资之外额外私人补贴的,总体来所,3000块左右是正常的情况。某些二三四线城市,实习律师工资500到1500很常见,有的甚至不给工资。外资所不在讨论之列。

    诉讼律师

    转正后做普通诉讼业务的,比如刑事诉讼、合同纠纷、知识产权、交通事故,离婚,民间借贷之类的。律所100人左右,青年执业律师大概在10万到20万一年,这个是包含一切收入的,而非开票收入,有的律所开票收入只是总收入的一小部分。

    律所50人左右,青年律师收入一般在10万左右,很辛苦很累,经常出差加班,到头来还是一场空,年终算下,手里没有什么余款。

    一般有3年左右,年青的律师年收入会稳定在20w左右。如果是挂名在律所的,每年只需要交管理费和年检费用,收入主要就看自己的案源有多少,这个没有办法做出一般性估量。非诉业务律师

    起薪比诉讼(无案源)律师高,但是成长瓶颈明显,上升空间不足,且工作强度普遍较高。一线非诉所起薪一般在1万每月以上,少数精品所能到2万,加班是正常的,除了加班另外一个痛苦的事情是出差。

    相对来说,北上广深及一些主流省会城市、特大城市,非诉业务是可以的。但是收入并不可观,因为都是团队作业,做三年非诉业务,基本收入在30万左右。 律师刚起步的那两年收入都不会太高。

    涉外业务律师

    基本上前两年都是跟在老律师后面跑腿,基本收入在几万到十几万不等。三年以后,涉外业务,如果有高端客户群,业务量会增长很快。基本上在50万左右了,甚至更多。

  • 婷婷大海苔
    婷婷大海苔

    你要是取得中国的律师证,为在中国境内的外资企业提供法律服务的就是中国的涉外律师,主要是为一些外资企业在中国的一切商事活动,也包括为国内的一些企业提供涉外商事服务,如订立国际买卖合同。你取得中国的律师证在国外,是不能够以律师的身份来提供法律服务的,当然除非你取得当地国的律师证

  • 志成教练
    志成教练

    很难考。

    一、根据我国《律师法》、《法官法》和《检察官法》的规定,中国公民取得律师、法官、检察官职业资格,都必须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资格考试”。要取得律师职业资格一般先要参加司法考试。如果你是法学研究生以上学历,从事法律实务或科研工作满3年以上,也可以申请律师资格。二、考试大纲一般于每年司法资格考试的前三个月由司法部颁布,你在各大书店都可以买到,也可以通过网络向一些网站订购。三、司法考试分为四张卷,前三卷为选择题,第四卷为案例与论述题,每卷150分。至于要考哪些具体科目,每年司法考试大纲规定的范围略有不同,以大纲为准。每年要考的法律法规有80多部,其中刑法、民法、合同法、行政法、及三大诉讼法是历年考试的重点,总分值占全部分值的60%以上。四、另外须提醒你的是:通过司法资格考试、获得司法资格证书,并不代表你就可以以律师的名义执业。根据律师法的规定,你必须在某一家律师事务所实习一年,才可以向当地司法行政部门申请“律师执业资格证”。证书取得,国家司法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评卷。评卷工作结束后,考试成绩由司法部国家司法考试办公室公布。根据《国家司法考试实施办法(试行)》的规定,国家司法考试的通过数额及合格分数线,待考试结束后,由司法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确定公布。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的人员,由司法部统一颁发《法律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合格并获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担任法官、检察官和取得律师执业证,应当符合《法官法》、《检察官法》和《律师法》规定的其他条件。

免费获取咨询

今日已有1243人获取咨询

免费咨询

热门服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