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可以先咨询律师吗
173人浏览
2025-09-15 15:33:33
共7个回答
相关推荐
更多-
工伤需要找律师多少钱 7个回答
-
工伤律师怎样代理诉讼的 7个回答
-
工伤请律师花了3万怎么办 7个回答
-
工伤申请可以请律师申请吗 7个回答
-
工伤找律师费用高吗 7个回答
-
工伤案可以请律师去调解吗 7个回答
最新问答
更多-
律师代理刑事案件分哪些阶段
2025-09-156个回答
-
刑事案件律师看了案卷可以和家属说情况吗
2025-09-156个回答
-
律师能在私企任职吗
2025-09-152个回答
-
律师事务所证书怎么办理
2025-09-152个回答
-
律师执业初期拓展业务的几点方法
2025-09-152个回答
-
第三人可以委托律师吗
2025-09-152个回答
-
当律师需要司法考试吗
2025-09-152个回答
-
债务纠纷请律师大概要多少钱
2025-09-152个回答
可以找律师,委托律师办理。但律师不会白帮忙的,需要由工伤职工本人支付律师费。
国家发改委、司法部
《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
发改价格[2006]611号
第三条 律师服务收费遵循公开公平、自愿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律师事务所应当便民利民,加强内部管理,降低服务成本,为委托人提供方便优质的法律服务。第四条 律师服务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第五条 律师事务所依法提供下列法律服务实行政府指导价:
(一)代理民事诉讼案件;
(二)代理行政诉讼案件;
(三)代理国家赔偿案件;
(四)为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和控告、申请取保候审,担任被告人的辩护人或自诉人、被害人的诉讼代理人;
(五)代理各类诉讼案件的申诉。
律师事务所提供其他法律服务的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
第九条 实行市场调节的律师服务收费,由律师事务所与委托人协商确定。
律师事务所与委托人协商律师服务收费应当考虑以下主要因素:
(一)耗费的工作时间;
(二)法律事务的难易程度;
(三)委托人的承受能力;
(四)律师可能承担的风险和责任;
(五)律师的社会信誉和工作水平等。
当您遭受工伤时,可以选择先咨询律师以获得相关法律咨询和指导。以下是详细的回答:
1. 法律咨询:律师可以根据相关法律知识解答您关于工伤的疑问,包括获得工伤赔偿的可能性、适用的法律规定、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等。律师可以帮助您理解自己的权益和责任,并指导您采取合理的行动。
2. 诉讼规划:如果您认为自己的工伤权益受到侵害,律师可以帮助您制定合适的诉讼计划。他们可以评估案件的胜算,并为您提供法律策略和建议,以提高赔偿的可能性。
3. 证据收集:律师在工伤案件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他们可以帮助您收集和保存与您的工伤有关的证据。这包括医疗记录、工作条件证明、证人证词等,这些证据可以作为您的工伤索赔的支持。
4. 谈判和调解:如果适用,律师可以代表您与雇主或保险公司进行谈判,争取更好的赔偿条件。他们可以利用专业知识和谈判技巧来达成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律师还可以参与调解过程,帮助解决纠纷,避免繁琐的法律诉讼程序。
5. 诉讼代理:如果无法通过谈判和调解解决工伤纠纷,您可能需要起诉对方进行法律诉讼。在这种情况下,律师将代表您出庭,并负责筹备和提供法律文件、证人证词等。
咨询律师是在面临工伤问题时的一种常见做法。律师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援助和指导,帮助您保护自己的权益并争取最佳的工伤赔偿。
工伤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故,导致劳动者身体受伤或健康受损。如果发生工伤,劳动者可以先咨询律师以了解自己的权益和法律保护。律师是法律专业人士,他们了解劳动法律法规,可以为劳动者提供法律咨询和建议。
咨询律师的好处包括:
1.了解权益:律师可以帮助劳动者了解他们在工伤事件中的权益和法律保护。他们可以解释与工伤相关的法律规定,并为劳动者提供建议。
2.指导诉讼程序:如果劳动者决定提起诉讼,律师可以指导他们完成诉讼程序。律师了解法律程序和要求,可以帮助劳动者提供必要的证据和文件,为劳动者争取合理的赔偿。
3.协商谈判:律师可以代表劳动者与雇主或保险公司进行协商谈判。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法律知识和谈判技巧,争取最有利于劳动者的赔偿条件。
4.提供法律援助:对于经济条件较差的劳动者,律师可以提供法律援助,帮助他们解决工伤问题。
咨询律师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提起诉讼或进行法律争议解决。律师可以帮助劳动者评估情况,给出最好的解决方案。在工伤事件中,咨询律师可以帮助劳动者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分析:工伤赔偿,找人社局就能够,不需要找律师,如果单位无交纳工伤保险费,单位承受支付工伤待遇。如果需要诉讼,再找律师,花费可商量,有困难到司法局的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那里指派的律师不收费。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三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第三十四条 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
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个不同等级支付,其标准分别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或者30%。
应当先进行工伤认定,认定为工伤后,单位才具有赔偿责任,以下为工伤认定程序:1、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申请工伤认定,公司需要在事故发生的一个月内申报,如果公司不申请,则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在一年内提出认定申请。需提交材料: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局的网站一般有下载)、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等;2、如果经过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一般设立在同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3、根据不同的伤残等级,获得的补偿是不一样的。主要的补偿是: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资、伙食补助费、护理费等。4、如果你没有劳动合同及其他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无法申请工伤认定,可以先申请劳动仲裁确认你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经过劳动仲裁确认存在劳动关系后,再申请工伤认定。5、相关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认定办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及你所在省的工伤保险条例
法律分析:是的,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的前置程序。
法律依据:《劳动法》第七十九条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工伤赔偿案件可以寻求律师的帮助。工伤赔偿是一项涉及法律程序和权益保护的事项,律师在这方面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提供法律咨询、代表和辩护等服务。律师能够帮助你理解工伤赔偿法律条款和程序,评估你的权益和索赔金额,并协助你与雇主或保险公司进行谈判或进行法律诉讼。他们能够提供法律建议、处理法律文件和证据收集,确保你的权益得到合理保护和维护。